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2025年2月28日下午,外国语学院在缙云校区1109会议室召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第一次会议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磊、钱悳名师沈春明、教师姜瑶作为一对一帮扶专家到会指导,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吴小红,院长李佳颖,副院长刘晓琴,教务科科长周俊,以及课程思政建设团队负责人参加会议。会议由李佳颖主持。

李佳颖首先强调此次会议的目的和重要性。她表示,本次会议旨在把课程思政与外语学科结合得更加紧密,推动思政能力提升,课程体系完善,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贡献。希望通过两院协同、专家辅导,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培育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。
学院4名课程思政建设团队负责人依次汇报各自课程项目的工作开展情况、存在的困难、下一步计划以及想要获取的帮助。

汇报结束后,一对一帮扶专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指导。沈春明表示,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教学业绩,更重要的是推动学生的价值养成,是运用思政元素来认识教学。讲好课程思政对老师提出了很高要求,老师们要明确教学本身的价值,从问题设计、理论切入、案例选择等方面合理安排课程,引导学生增强价值认同。

姜瑶指出,课程体系建设应立足于文化语境。要进一步思考各门课程切入的视角,在国际化视野下丰富材料的选择,同时在课程中加强对审美能力、全球胜任能力的探讨。

冯磊围绕为什么要建设课程思政以及如何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。他表示,教育的本质是要解决学生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,课程思政的实质内容就是在育人过程中价值观塑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为一。建好课程思政,要求老师们明确课程本身的目标和总体建设思路,体现创新和特点,让外语成为价值观的有效载体。
吴小红对帮扶专家的交流意见表示感谢。她指出,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务实有用,为学院老师解决了困惑,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学院教师要转变观念,提高认知,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自身能力,成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,成为学生人生目标的好老师。
本次会议为学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打下良好基础,下一步,学院将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合力,加快推进项目式培训,打造精品示范项目,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。